诚悫
拼音chéng què
注音ㄔㄥˊ ㄑ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诚朴;真诚。 唐 柳宗元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於斯也,虑善善之过而莫之省,诚慤之道少损,故敢私言之。” 明 唐寅 《爱溪记》:“ 新安 洪君 伯周 ,俶儻诚慤士。”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每春秋饗奠,必致其诚慤。”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 柯尔 ﹞生性很诚慤, 孙先生 又求他搭救。”
基本含义
-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详细解释
- 诚悫是由“诚”和“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诚指真实、真诚,悫指守信、守约。诚悫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符合道义和道德规范。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以保持自己的信誉和信任。
使用场景
- 诚悫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讲信用、守承诺,言出必行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诚悫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一致,值得信赖。
故事起源
- 关于诚悫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是这个成语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有所提及。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这样一句话:“诚悫以守信,敬以事君。”这句话强调了诚悫的重要性,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成语结构
- 诚悫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一向诚悫,言出必行。2. 这位商人以诚悫著称,生意很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诚悫”与“诚实守信”这个含义联系起来记忆。诚实守信是诚悫的基本含义,通过将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诚悫相关的成语,如“诚心诚意”、“言行一致”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诚悫相反的成语,如“言而无信”、“虚伪不诚”等,以帮助更好理解和运用诚悫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诚悫的好学生。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以诚悫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同学。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中,诚悫的表达很重要,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要诚悫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帮助他人。5. 成年人:在工作中,诚悫是建立良好职业信誉的基础,要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