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身
拼音zhàng shēn
注音ㄓㄤˋ ㄕㄣ
繁体
基本解释
帝、王或高官的随身卫士。《北齐书·平阳王淹传》:“ 皇建 初,为太傅,与 彭城 、 河间王 并给仗身、羽林百人。”《南史·齐衡阳公谌传》:“及废帝日,领兵先入后宫,斋内仗身,素隶服 諶 ,莫有动者。”《南史·齐衡阳公谌传》:“二年六月,上幸 华林园 ,宴 諶 及尚书令 晏 等数人尽。坐罢,留 諶 晚出,至 华林閤 ,仗身执还入省。”参阅《通典》卷三五。
基本含义
-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或身体为他人做出榜样或保护。
详细解释
- 仗身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仗意为依靠、倚仗,身意为身体。仗身的基本含义是指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依靠或保护,用自己的行动或身体为他人做出榜样或保护。
使用场景
- 仗身常用于赞美或表扬他人的英勇行为或为他人保护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故事起源
- 《孟子·离娄下》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孟子的学生离娄因为恶劣的环境而不愿意前往齐国任官。孟子告诉他:“仗身行仁义,以身作则,方可成为大丈夫。”这句话成为了后来“仗身”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仗身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仗为动词,身为宾语。
例句
- 1. 他在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仗身保护了小孩。2. 她仗身救人的英勇行为令人敬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仗身”与“以身作则”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勇敢地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他人的场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仗身相关的成语,如“仗义执言”、“仗义疏财”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仗身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仗身帮助同学捡起掉在地上的书包。2. 初中生:在地震中,他仗身保护着弟弟和妹妹。3. 高中生:他仗身挡住了那个持刀的人,保护了周围的人的安全。4. 大学生:他仗身拯救溺水的人,展现了大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