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甲午战争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zhànzhēng

甲午战争

拼音jiǎ wǔ zhànzhē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基本含义

  • 指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详细解释

  • 甲午战争是指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间的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次重要军事冲突。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国和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争夺。最终,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使用场景

  • 甲午战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实力不平衡的对手之间的战争,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强者欺凌一个弱者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甲午战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晚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中国当时内外交困,国力衰弱,而日本则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革,并迅速崛起。这场战争的结果让中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和改革的紧迫性。

成语结构

  • 甲午战争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甲”是指甲午年,也就是1894年;“战”是指战争。

例句

  • 1. 这场比赛就像是一场甲午战争,实力悬殊,结果可想而知。2. 他们之间的争斗就像是一场甲午战争,强者欺凌弱者,毫无悬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联系起来,以及与实力悬殊的战争情境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甲午战争的详细历史背景,以及它对中国近代史和东亚地区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2. 初中生: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结果中国战败。3. 高中生:甲午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4. 大学生: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彻底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