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滥
拼音mǎng làn
注音ㄇㄤˇ ㄌ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广远空阔貌。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鸥双双而赴水,鷺轩轩而归田。赴水兮汎滥,归田兮翱翔。此漭滥之足乐,意斯龄之不长。”
基本含义
- 形容水势汹涌,泛滥无边。
详细解释
- 漭滥形容水势汹涌,泛滥无边,也用来形容事物迅速发展,无法控制。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洪水泛滥、雨水倾泻等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事物迅速扩展、无法控制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四年》中有一则故事,昭公问管仲如何治理泛滥的水患,管仲回答说:“水漭漭如也。”后来,人们将“水漭漭如也”简化为“漭滥”。
成语结构
- 漭滥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
例句
- 1. 暴雨过后,河水漭滥,农田被淹。2. 这个项目一开始很小,但后来发展漭滥,已经无法控制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漭滥”中的“漭”字,它的发音和“满”字相似,可以将“漭滥”理解为“满满的泛滥”。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水相关的成语,如“波澜壮阔”、“滔滔不绝”等,以拓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暴雨过后,河水漭滥,我们的学校被淹了。2. 初中生:这个项目的规模一开始很小,但后来发展漭滥,已经无法控制了。3. 高中生:他的才华在音乐界漭滥开来,成为了一位世界知名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