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叶
拼音bā dòu yè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巴豆叶,是一种中药
读音:Bā Dòu Yè
简介:【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英文名】Croton Leaf
【别名】双眼龙叶、大叶双眼龙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随采随用,或采后晒干用。
详细解释
【原形态】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单叶,具柄;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7cm宽3-7cm,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浅疏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幼叶两面疏被星状毛,基部具3脉,近柄两侧各具1腺体。气微,有毒。
【药理作用】巴豆叶的盐水浸出液在体外试验中,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三焦;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杀虫解毒。主疟疾;痹证;跌打损伤;缠腰火丹;疮癣;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酒冲,或胶囊装,0.03-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浸酒搽。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恶疮,痰核,疮癣,疥癞等疾。
2.《南宁市药物志》:治蛇伤,理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详细解释
- 巴豆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叶子生长在一起,密不可分。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依赖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团队合作、协作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
- 巴豆叶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人们发现巴豆叶生长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群体,互相依存,无法分离。于是,人们将这个现象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之间的关联。
成语结构
- 巴豆叶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们俩巴豆叶一样,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紧密。2. 这个团队的成员之间像巴豆叶一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巴豆叶的形状想象成两片叶子紧密生长在一起,无法分离。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巴豆叶相关的文化和知识,如巴豆叶的生长环境、用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就像巴豆叶一样,永远在一起。2. 初中生:家庭和谐就像巴豆叶一样,每个成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 高中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像巴豆叶一样,只有互相依存,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4. 大学生: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巴豆叶一样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希望这份关于“巴豆叶”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