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资簿在词典中的解释

资簿

拼音zī bù

注音ㄗㄧ ㄅ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记载官员资格、履历的簿册。借指资格和履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 海 大喜,以为此第一强项吏也,立疏特荐, 新郑 即召入为比部郎,其治状与资簿不问也。”《清史稿·职官志一》:“选人并登资簿,依流平进,踵故牒序迁之。”

基本含义

  • 指记录、记载事物的簿册或账册。也用来比喻记录、记载事物的手段或方法。

详细解释

  • 资簿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资指有关信息或财富,簿指记录或记载的簿册。资簿一词最初用来指代记录财富、财务状况的账簿,后来引申为任何记录和记载事物的手段或方法。它强调了记录和记载在管理和了解事物中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资簿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记录、记载事物的手段或方法。例如,可以说某个人的记忆力很好,就像是一本资簿一样,能够清楚地记住很多事情。另外,也可以用资簿来形容一本详细记录某个领域知识的书籍或资料。

故事起源

  • 资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北宋苏轼的《东坡志林》一书中,用来形容记录财务和财产状况的账簿。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而是泛指任何记录和记载事物的手段或方法。

成语结构

  • 资簿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大脑就像一本资簿,能够清晰地记住很多重要的事情。2.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资簿,详细记录了这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资簿的发音“zī bù”与“字不”进行联想,字不即表示字不能忘记,与资簿的意义相呼应。另外,可以想象一个记载着无尽信息的簿册,将这个形象与资簿的意义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资簿相关的成语,如“簿外人”和“簿领”。此外,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记账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现代的信息记录和管理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写下学习的事情,就像是一本资簿一样,帮助我记住重要的知识。2. 初中生:我们班级有一个同学是学霸,他的记忆力就像是一本资簿,能够记住很多知识。3. 高中生:我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因为它们就像是一本本资簿,帮助我扩展视野和知识面。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需要用笔记本或电脑记录课堂上的知识和笔记,这些都是我们的资簿,帮助我们复习和回顾。

拆字解意

资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