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夹竹桃
拼音bái huā jiā zhú táo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白花夹竹桃(拉丁名Nerium indicum Mill. cv. Paihua),为夹竹桃科(Apocynaceae)、夹竹桃属(Nerium)的常绿灌木,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白色、单瓣,有香气。
夹竹桃按颜色一般分为红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Pers.)K.Schum.)和白花夹竹桃三种,其中白花夹竹桃为人工栽培变种,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以云南、广东、广西、河北等地多见,多生于植物园及公园中。
白花夹竹桃较红花夹竹桃的毒性有所降低,故夹竹桃常用白花做为药材或嫩叶煎汤剂或焙干研末装入胶囊服用,有催吐,镇痉作用。
◎关于夹竹桃一般性的介绍请参见词条夹竹桃。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外表美丽而内里危险、有毒害。
详细解释
- 白花夹竹桃是一种花卉,花朵美丽而迷人,但植物本身却有毒性,触摸或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白花夹竹桃成为了形容事物表面看似美好,实际上却具有危险性的成语。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外表看起来美好或诱人,实际上却存在危险或潜在的风险。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言行看似善良,实际上却具有恶意或阴险。
故事起源
- 白花夹竹桃这个成语的起源与植物本身有关。夹竹桃是一种常见的花卉,花色鲜艳、形态美丽,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夹竹桃植物本身却有毒性,容易误伤人。因此,人们用白花夹竹桃来比喻那些外表美丽而内心危险的事物。
成语结构
- 由“白花”、“夹竹桃”两个词组成,分别代表美丽的外表和危险的内在。
例句
- 1. 这个人看起来和善可亲,但实际上是个白花夹竹桃。2. 这个项目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利可图,但实际上是个白花夹竹桃,要小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白花夹竹桃”与美丽但有毒的植物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也可以通过画图或制作卡片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美人计”、“狐假虎威”等,以扩展对于表面美丽实际危险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看到一朵白花夹竹桃,想摘下来给妈妈,但被妈妈告知不能碰它,因为它有毒。2. 初中生:这个新同学长得很漂亮,但我觉得她可能是个白花夹竹桃,要小心。3. 高中生:这本书封面精美,但内容却是白花夹竹桃,不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