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田
拼音luò tián
注音ㄌㄨㄛˋ ㄊ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 交趾 人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交州外域记》曰:‘ 交趾 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农田中犁地耕种,比喻勤劳努力,辛勤耕耘。
详细解释
- 雒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农田耕作方式,是用牛或马拉着犁在田地中来回翻耕,用以耕种庄稼。成语“雒田”比喻人们勤劳努力,辛勤耕耘,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积极投入工作或学习。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工作、学习或其他事务上付出辛勤努力的场景。可以用来称赞他人勤劳踏实,也可以用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
故事起源
- 成语“雒田”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当时,郑国的国君僖公正准备出征,为了表示对国家的忠诚,田氏一家七口人都去耕田,只有最小的儿子留在家中守护,以示家族对国家的支持。后来,郑国战胜了敌人,归来的时候,看到田地已经翻过了很多遍,非常肥沃。于是,人们用“雒田”来形容田氏一家人的辛勤劳动和对国家的忠诚。
成语结构
- 雒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一直雒田,终于成功了。2. 这位老师每天都在雒田,为了学生的进步付出了很多。3. 他从小就知道雒田的重要性,所以一直都很努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雒田”。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农民,手握犁在田地中努力耕种,勤勤恳恳地辛勤劳动的场景。也可以用“勤劳努力”这几个词来记忆,因为“雒田”就是形容人们勤劳努力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勤劳努力相关的成语,如“勤劳苦干”、“辛勤劳作”等。也可以了解一些有关中国农耕文化的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发展历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雒田一样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2. 初中生:老师每天都在雒田,为了我们的学习付出了很多。3. 高中生:只有通过雒田,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我决定在大学期间不断雒田,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