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鸿慈在词典中的解释
hóng

鸿慈

拼音hóng cí

注音ㄏㄨㄥˊ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大恩。 南朝 梁元帝 《谢东宫赐白牙镂管笔启》:“岂若远降鸿慈,曲覃庸陋,方觉瑠璃无当, 隋 珠过侈。”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臣敢不仰戴鸿慈,益图涓报。”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糜躯裹甲,莫答鸿慈。”

基本含义

  • 指非常慈善、宽厚仁爱的行为或品质。

详细解释

  • 鸿慈是由“鸿”和“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鸿”表示宏大、广泛,“慈”表示仁爱、慈悲。鸿慈指的是非常宏大、广泛的仁爱之心,形容一个人具有无私奉献、宽厚仁爱的品质。

使用场景

  • 鸿慈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们对待他人的慈善行为或善举,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心地善良。例如,在社会公益活动、慈善捐赠、关爱弱势群体等方面展现出的行为和品质都可以被称为鸿慈。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宽广,对他人的过错能够宽容、原谅。

故事起源

  • 成语“鸿慈”出自《左传·襄公十三年》。故事讲述了齐国国君襄公在位期间,曾经多次接纳了逃亡的国人和外国难民,给予他们庇护和帮助。这些行为被认为是一种宽厚仁爱的表现,后来形成了成语“鸿慈”。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修饰词或谓语动词的一部分使用。

例句

  • 1. 他一直以鸿慈的心态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2. 这个慈善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向贫困地区提供鸿慈援助。3. 他的鸿慈行为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社会的榜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鸿慈”与宏大、广泛的爱心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大鹅展翅飞翔,同时传递着无私奉献、宽厚仁爱的品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慈善、爱心相关的成语,如“仁心仁术”、“慈眉善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应该学会鸿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他在学校组织了一场鸿慈义卖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筹集了很多物资。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希望通过组织一些鸿慈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鸿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