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郭公在词典中的解释
guōgōng

郭公

拼音guō gōng

注音ㄍㄨㄛ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 元 李孝光 《寄朱希颜》诗之一:“会有行人回首处,两边枫树郭公啼。” 明 高启 《同杜徵士寅过南渚赴朱七丈招饮》诗:“果熟皆梅子,禽啼尽郭公。” 金檀 注:“《禽经》:‘郭公,鸟名,即布穀也。’” 清 曹寅 《鲥鱼》诗:“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布穀》:“布穀,一名鳲鳩,又名郭公,絶类杜鹃,而体较大。”
    (2).傀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广题》:“ 北齐 后主 高纬 ,雅好傀儡,谓之‘郭公’,时人戏为《郭公歌》。” 唐 温庭筠 有诗,题曰《邯郸郭公词》。

英文翻译

  • 1.(杜鹃; 布谷鸟) cuckoo

基本含义

  • 指人在困境中能够坚持正义并崇尚公道的品质。

详细解释

  • 郭公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叫郭公的人,他在担任官职期间,一直以正直公正著称。他不畏权势,敢于揭露贪污腐败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郭公成为了一个象征正直和公正的代名词。

使用场景

  • 郭公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正义、维护公道,不畏强权或不受贪污腐败的影响。适用于赞美那些有勇气、有担当,能够坚守原则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郭公的故事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着一些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对正直和公正的向往,郭公成为了一个理想化的形象。

成语结构

  • 成语“郭公”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一直被称为“郭公”,因为他总是坚持正义,不怕得罪任何人。2. 这位律师真是个郭公,他不顾个人利益,为了维护正义一直在为弱势群体辩护。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郭公”与正直和公正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位勇敢、坚持正义的人物,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郭公一样,勇敢地维护公平和正义。2. 初中生:郭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鼓励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3. 高中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郭公一样,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和公平而战。

拆字解意

郭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