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谘禀在词典中的解释
bǐng

谘禀

拼音zī bǐng

注音ㄗㄧ ㄅ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请示、稟报。《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内外諮稟,事同成人。”《南史·臧质传》:“时 孝武 自揽威权,而 质 以少主遇之,刑政庆赏,不復諮稟朝廷。”《旧唐书·高崇文传》:“ 崇文 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牘諮稟之繁。”
    (2).请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初, 跋摩 至 京 , 文帝 欲从之受《菩萨戒》,会虏寇侵疆,未及諮稟,奄而迁化。” 唐 智昇 《开元释教录》卷四:“ 龙光 道生 慧解洞微,亦入 关 諮稟。”

基本含义

  • 指向高级人物请教或告知事情的意见、意图。

详细解释

  • 谘禀是一个由“谘”和“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谘指请教、征求意见,禀指告知、报告。谘禀在古代常用于向高级人物请教或告知事情的意见、意图。在现代,谘禀一词多用于形容向领导或专家请教或报告事情。

使用场景

  • 谘禀常用于正式场合,特别是在向高级人物请教或报告事情时。例如,员工向老板请教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等。

故事起源

  • 谘禀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中有一则故事与谘禀有关。故事中,晋国的宰相子产向国君请教如何治理国家的方法。子产请教的方式非常谦恭,他说:“臣闻君子有三谏,敢犯之:谘禀于时,参伍于礼,犹之于义也。”此故事成为谘禀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谘禀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谘”和动词“禀”组成。

例句

  • 1. 我需要谘禀领导关于这个项目的意见。2. 学生们常常谘禀老师关于学习方法的建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谘禀”与请教、告知等意思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请教、告知相关的成语,如“请教”、“告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谘禀老师关于作业的问题。2. 初中生:同学们经常谘禀老师关于学习方法。3. 高中生:学生会成员谘禀校长关于举办活动的意见。4. 大学生:我决定谘禀导师关于我的研究方向。5. 成年人:我需要谘禀公司领导关于项目的进展情况。

拆字解意

谘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