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惺惺在词典中的解释
xīngxīng

惺惺

拼音xīng xīng

注音ㄒㄧㄥ ㄒ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 惺惺 xīngxīng
    [alert;awake;clearheaded] 清醒,机警
    昭昭生于惺惺。——刘基《醒斋铭》
    ◎ 惺惺 xīngxīng
    [intelligent] 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英文翻译

  • 1.(清醒) clearheaded; awake

详细解释

  • (1).清醒貌。 唐 杜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之二:“应论十年事,愁絶始惺惺。” 宋 陆游 《不寐》诗:“困睫日中常欲闭,夜阑枕上却惺惺。” 明 刘基 《醒斋铭》:“昭昭生於惺惺,而憒憒出於冥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言未终,惺惺欲醒。”
    (2).聪明机灵。 宋 曾布 《曾公遗录》卷八:“上諭:皇子……虽三岁未能行,然能语言,极惺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聪明的试相度,惺惺的试窨付。”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二折:“世做的背时序,且一半惺惺一半愚。”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蚊子》:“蚊虫儿,生就你惺惺伶俐。”
    (3).形容动听的声音。 宋 杨无咎 《滴滴金》词:“忆得歌翻肠断句,更惺惺言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心地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

详细解释

  • 惺惺一词源于《庄子·养生主》:“夫惺惺者,非以惺惺然哉!惺惺者,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也。”意为人的品质善良、体贴,超越常人,具有无可比拟的美好品质。

使用场景

  • 惺惺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善良、体贴,常用于赞美他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心灵。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的赞美、感激和敬佩。

故事起源

  • 《庄子·养生主》是道家经典之一,其中的“惺惺”一词是庄子对于人的品质的描述,强调人应该修养自己的心灵,追求善良和美好。

成语结构

  • 惺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惺”字组成。

例句

  • 1. 他待人真诚惺惺,深得大家的喜爱。2. 她的行为举止总是惺惺文文,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惺惺”与善良、体贴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心地善良,对他人体贴入微的形象,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庄子的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和道家哲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惺惺的同学,总是关心别人的困难。初中生:她待人真诚惺惺,经常主动帮助他人。高中生:他的品格惺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赞赏。大学生:她虽然年轻,但是内心惺惺,懂得关心他人。成年人:他是一个惺惺的朋友,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