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凛冽在词典中的解释
lǐnliè

凛冽

拼音lǐn liè

注音ㄌㄧㄣˇ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形)寒冷刺骨。
    [构成]
    并列式:凛+冽
    [例句]
    北风凛冽;大雪纷飞。(作谓语)

近义词

  • 凛凛

反义词

  • 炎热

英文翻译

  • 1.piercingly cold; biting cold; bitter cold

详细解释

  • ◎ 凛冽 lǐnliè
    [piercingly cold; bitingly cold; intense cold] 寒冷刺骨
    北风凛冽,大雪纷飞
    (1).极为寒冷。 晋 傅咸 《神泉赋》:“六合萧条,严霜凛冽。” 唐 李白 《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 不周 来风, 玄冥 掌雪。”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当日箇天时凛冽,怎能勾身上温和。” 清 陈梦雷 《孟冬寒气至》诗:“严冬变气候,寒威何凛冽。” 叶圣陶 《一篇宣言》:“天气本来已经寒冷,这当儿尤其觉得凛冽,好像换穿了单衣似的。”
    (2).形容态度严肃,令人敬畏。《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皇泰主 ﹞颜色凛冽,在廷者皆流汗。” 胡三省 注:“言严冷也。” 清 钱谦益 《母郑氏封太安人》:“官某之母,天与柔嘉,人推贞淑,凛冽誓夫,辛勤教子。”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希望你要能够像这橘子树一样,独立不倚,凛冽难犯。”

基本含义

  • 形容寒冷刺骨,严寒凛冽。

详细解释

  • 凛冽表示天气非常寒冷,寒风刺骨,形容寒冷的程度非常严厉。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寒冷的天气,也可以用来形容寒风吹拂的感觉。

故事起源

  • 凛冽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三年》中。据说,当时齐国的宣公去晋国向晋文公求援,晋国的军队在行军途中遭遇了严寒的天气,晋文公看到士兵们在严寒的天气中坚持前行,感叹道:“士卒之勇,凛冽如此!”从此,凛冽一词就用来形容寒冷和勇敢。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冬天的北方常常凛冽刺骨。2. 寒风凛冽,我紧紧裹着厚厚的衣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严寒的冬天,寒风刺骨,感受到凛冽的寒冷。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寒冷相关的成语,如寒冷刺骨、寒气逼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的天气非常凛冽,我冻得直打哆嗦。2. 初中生:冬天北方的天气很凛冽,大家要注意保暖。3. 高中生:凛冽的寒风吹拂着大地,给人一种无比寒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