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寄止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ǐ

寄止

拼音jì zhǐ

注音ㄐㄧˋ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寄住,寄居。《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汉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妻乃寄止邻舍,昼纺夜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洛阳 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寄止灵臺,或十日不炊。”

基本含义

  • 指暂时停留或驻扎在某个地方。

详细解释

  • 寄止是由“寄”和“止”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寄”意为寄宿,暂时停留;“止”意为停止、驻扎。寄止指暂时停留在某个地方,寄宿在他人家中。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暂时停留在某个地方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比喻暂时寄宿在别人家中。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旅行中的过夜、求学期间的校外住宿等。

故事起源

  • 关于寄止的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但这个成语与寄宿、暂时停留等概念相关,可能与古代人们在旅行中寻求庇护、寄宿他人家中的情况有关。

成语结构

  • 寄止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寄”为动词,“止”为宾语。

例句

  • 1. 他在旅途中寄止在一家旅馆。2. 我们在外地工作期间寄止在亲戚家中。3. 遇到暴风雨,我们只能寄止在山洞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寄止这个成语:1. 将“寄”和“止”两个字分开记忆,寄宿、暂时停留的意思。2. 想象自己旅行时需要在某个地方暂时停留,寄宿在别人家中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寄止相关的成语,如“寄人篱下”、“寄人清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外地参加比赛时,寄止在教练的家里。2. 初中生:寒假期间,我去北京旅游,寄止在亲戚家中。3. 高中生:出国留学期间,我寄止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

拆字解意

寄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