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芽
拼音fāng yá
注音ㄈㄤ 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香茗。 元 徐世隆 《送天倪子还泰山》诗:“牛膝药灵斟美醖,兔豪盏浄啜芳芽。”
基本含义
- 指事物初生或初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详细解释
- 芳芽是由植物的新芽而来,象征着事物的初生或初露出来的迹象。成语“芳芽”常用来形容事物刚刚开始显露出迹象,有望发展壮大。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初露头角、初有起色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人才、事业、计划等的初步表现。
故事起源
- 成语“芳芽”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一年》的记载中。当时,晋国宣公的儿子晋平公刚刚出生,宣公就说:“吾有芳芽矣!”意思是他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就像是一株植物的新芽一样,象征着新生命的希望。后来,人们将“芳芽”引申为事物初露迹象的意思。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修饰词语使用。
例句
- 1. 这个新公司的业绩虽然还不够理想,但是已经有了一些芳芽。2. 这个年轻演员的表演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已经展现出了一些芳芽。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芳芽”与植物的新芽联系起来,想象一株刚刚冒出地面的幼苗,象征着事物初生的迹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植物相关的成语,如“蓬勃发展”、“枝繁叶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花儿的芳芽冒出来了。2. 初中生:这位同学在学习上展现出了一些芳芽,有望取得更好的成绩。3. 高中生:这个科研项目虽然还在初期,但已经显示出了一些芳芽,前景可期。4. 大学生:这个创业项目的初步市场反应显示出了一些芳芽,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芳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