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祠兵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

祠兵

拼音cí bīng

注音ㄘㄧˊ ㄅ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 何休 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於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饗士卒。” 王闿运 《丁文诚诔》:“曾选士於 衡 湘 ,截 粤 餉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泰山 都尉 孔宙 碑”:“第六行‘□□祠兵,遗畔未宁’,祠兵,即治兵也。《左氏春秋·庄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 宙 传《严氏春秋》,故书此碑者,亦从《公羊》作‘祠兵’也。”

基本含义

  • 指没有实际作用的军队或武装力量。

详细解释

  • 祠兵原指用来祭祀的兵器,后来引申为没有实际战斗力的军队或武装力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支军队虽然有军衔、军器等象征性的存在,但缺乏实际作用。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虽然有名无实,缺乏实际能力或作用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没有实际能力或成就。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会在祠堂或祭祀场所摆放兵器,以祭祀祖先或英雄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成为了一种象征,但没有实际战斗力。因此,祠兵成为了形容没有实际作用的军队或武装力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祠兵是一个名词短语,由“祠”和“兵”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支队伍只是个祠兵,没有实际作用。2. 他在公司里只是个祠兵,没有能力带领团队。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祠堂里摆放着很多兵器,但这些兵器只是装饰品,没有实际战斗力。通过想象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等,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游戏中组成了一支祠兵,没有实际作用。2. 初中生:这个社团只是个祠兵,没有实际能力。3. 高中生:他在班级里只是个祠兵,没有能力担任班长。4. 大学生:这个社团只是个祠兵,没有实际影响力。5. 成年人:这个部门只是个祠兵,没有实际贡献。

拆字解意

祠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