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蒙园吏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ngyuán

蒙园吏

拼音méng yuán lì

注音ㄇㄥˊ ㄧㄨㄢˊ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 庄周 。因 庄周 曾为 蒙 漆园 吏。 唐 张文琮 《咏水》:“独有 蒙园吏 ,栖偃玩 濠 梁。”参见“ 蒙吏 ”。

基本含义

  • 指被误认为是坏人而遭受冤屈的人。

详细解释

  • 蒙园吏一词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的《蒙园吏》故事。故事中,园吏因为不慎打破了官员的花盆,被误认为是故意破坏,遭受冤屈。因此,蒙园吏成为了指被错误认定为坏人的代名词。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被误解、冤枉的情况,特别是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使用。

故事起源

  • 蒙园吏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冯梦龙以幽默的笔调讽刺社会现象,故事中的园吏被误认为坏人,引发了一系列笑话和讽刺。

成语结构

  • 蒙园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通常以蒙园吏的形式出现。

例句

  • 1. 他被蒙园吏,被冤枉了好几年。2. 这个案件中的被告是个蒙园吏,他根本就没有犯罪。

记忆技巧

  • 将蒙园吏的故事与成语的意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可以通过想象自己被错误认定为坏人的情景,以及园吏被冤枉的遭遇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蒙园吏相关的成语,如蒙受冤屈、蒙在鼓里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被同学们蒙园吏,被冤枉了一天。2. 初中生:他在班级中被蒙园吏,被同学们误认为偷了手机。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成为蒙园吏,受到不公正对待。4. 大学生:他在工作中被蒙园吏,领导误解了他的意图,导致了很大的误会。

拆字解意

蒙园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