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行
拼音wū xíng
注音ㄨ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汚行”。卑污的品行或行径。《管子·小匡》:“寡人有汚行,不幸而好色。”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高瞻下视,洁言污行,觴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清史稿·列女传四·张氏女》:“ 张氏 女, 娄县 人。农家女。嫁 鲁氏 子,姑与夫迫使为污行,不从,箠楚冻馁,凡三四年,志不变。” 李霁野 《微笑的脸面》:“他变成了一面平明的圆镜,要普照出人类底污行。”
亦作“汚行”。谓曲意而行。污,通“ 紆 ”。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闕下者哉!”
基本含义
- 行为不端正,品行恶劣。
详细解释
- 污行指的是行为不正派、品行恶劣的情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端正,违背道德准则,具有贬义。
使用场景
- 污行一词常用于贬低别人的行为,表达对其不满和批评。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品行恶劣,也可以用于指责某个团体或组织的不良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污行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规范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对于行为不端正的人或事物进行批评和谴责也是常见的。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污”和“行”。
例句
- 1. 他的污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谴责。2. 这个公司的污行导致了它的破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做了一些不端正的事情,然后被人们指责和谴责,这就是污行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品行不端”、“无耻”等。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污行让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2. 初中生:这个学生的污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风气。3. 高中生: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污行行为。4. 大学生:社会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批评和谴责那些污行的行为。5. 成人:我们应该教育下一代要远离污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