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踏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

踏节

拼音tà jié

注音ㄊㄚ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蹋节”。以脚踏地打节拍。 唐 张祜 《观杨瑗柘枝》诗:“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元 杨维桢 《红牙板歌》:“十三红儿舞鷓鴣,轻莲蹋节随疾徐。”

基本含义

  • 指违背规定或破坏庄重场合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踏节一词源于古代官府举行庆典时,参与者需按照规定的步伐行走,不得有任何违背规定的行为。因此,踏节成语形容违背规定或破坏庄重场合的行为,是指不遵守规矩,不守庙堂之礼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踏节一词常用于形容违反规定、不守纪律的行为,适用于各种场景,如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

故事起源

  • 踏节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官府庆典活动。在这些庆典活动中,参与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步伐行走,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形。如果有人不按规定行走,违背庄重场合的规矩,就被称为“踏节”,成为贬义词语。

成语结构

  • 踏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踏”是动词,意为踩、行走;“节”是名词,意为规定、仪式。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大声嚷嚷,完全是踏节行为。2. 这个学生迟到又不做作业,简直是踏节学生的代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参加庆典活动时,行走的队伍被一个人踩乱了,违背了规定,就是踏节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规矩、礼仪的重视,以及社会公德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教室里大声喧哗,简直是踏节行为。2. 初中生:他们在考试中作弊,这是踏节学生的行为。3. 高中生:他们在校园里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踏节行为。4. 大学生:他们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完全是踏节行为。5. 职场人士:在工作场合上迟到、旷工是踏节行为,会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拆字解意

踏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