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太太客厅在词典中的解释
tàitàitīng

太太客厅

拼音tài tài kè tī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太太客厅 - 简介

    太太客厅,是林徽因家里的一间家庭文化沙龙,曾经聚集过胡适、沈从文,萧乾,金岳林,李健吾、朱光潜等名家。

    太太客厅 - 由来

    “太太的客厅”是谢冰心写了一篇小说《太太的客厅》的标题,因此才有了林徽因“太太的客厅”的所谓说法。据说,冰心的这篇小说《太太的客厅》是在叽讽林徽因。然而,林徽因并不怎么计较。后来,在林徽因看来,所谓这“太太的客厅”,也不是什么神秘之境。说白了,“太太的客厅”,只是一间家庭文化沙龙。

    太太客厅 - 文人汇聚

    “太太的客厅”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一个聚会场所,是一个漂亮的家。这个所谓“太太的客厅”里面,经常聚会的人有新月社的诗人,也有《晨报》副刊的编辑和作者,比如沈从文,萧乾,金岳林,李健吾,还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学界的许多亲朋好友。这些学人大都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又接触到了五四的民主科学,同时得到西方文化的宅门补养。

    梁、林一家搬到北总布胡同的四合院后,由于夫妇二人所具有的人格与学识魅力,很快围聚了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如名满天下的诗人徐志摩、在学界颇具声望的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哲学家邓叔存、经济学家陈岱孙、国际政治问题专家钱端升、物理学家周培源、社会学家陶孟和、考古学家李济、文化领袖胡适、美学家朱光潜、作家沈从文和萧乾等等。这些学者与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陆续来到梁家,品茗坐论天下事。据说每逢相聚,风华绝代、才情横溢的林徽因思维敏锐,擅长提出和捕捉话题,具有超人的亲和力和调动客人情绪的本领,使众学者谈论的话题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社会广度,既有学术理论高度,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谓谈古论今,皆成学问。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响越来越大,渐成气候,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对于这个备受世人瞩目,具有国际俱乐部特色的“客厅”,曾引起过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学青年的心驰神往。当时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文学青年萧乾,通过时任《大公报》文艺版编辑、青年作家沈从文,在该报发表了一篇叫做《蚕》的短篇处女作小说,萧见报后心中颇为高兴,“滋味和感觉仿佛都很异样”。

    太太客厅 - 作家讥讽

    太太客厅文化名人聚集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春天的下午,温煦而光明。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所谓太太的客厅,当然指着我们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厅,不过客人们少在那时聚会,从略。

    他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们谈笑,便不需思索地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的太太的客厅里来。在这里,各自都能得到他们所向往的一切。

    按冰心小说中的描述:“我们的太太是当时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岁时候尤其嫩艳……我们的先生(的照片)自然不能同太太摆在一起,他在客人的眼中,至少是猥琐,是世俗。谁能看见我们的太太不叹一口惊慕的气,谁又能看见我们的先生,不抽一口厌烦的气?”“我们的太太自己虽是个女性,却并不喜欢女人。她觉得中国的女人特别的守旧,特别的琐碎,特别的小方。”又说:“在我们太太那‘软艳’的客厅里,除了玉树临风的太太,还有一个被改为英文名字的中国佣人和女儿彬彬,另外则云集着科学家陶先生、哲学教授、文学教授,一个‘所谓艺术家’名叫柯露西的美国女人,还有一位‘白袷临风,天然瘦削’的诗人。此诗人头发光溜溜地两边平分着,白净的脸,高高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态度潇洒,顾盼含情,是天生的一个‘女人的男子’。”

    这帮名流鸿儒在“我们太太的客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尽情挥洒各自的情感之后星散而去。那位一直等到最后渴望与“我们的太太”携手并肩外出看戏的白脸薄唇高鼻子诗人,随着太太那个满身疲惫、神情萎靡并有些窝囊的先生的归来与太太临阵退缩,诗人只好无趣地告别“客厅”,悄然消失在门外逼人的夜色中。整个太太客厅的故事到此结束。

    冰心的这篇小说发表后,引起平津乃至全国文化界的高度关注。作品中,无论是“我们的太太”,还是诗人、哲学家、画家、科学家、外国的风流寡妇,都有一种明显的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这“三虚”人物的出现,对社会、对爱情、对己、对人都是一股颓废情调和萎缩的浊流。冰心以温婉伴着调侃的笔调,对此做了深刻的讽刺与抨击。金岳霖后来曾说过: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们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

    太太客厅 - 面临拆迁

    获悉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又陷入拆迁困局。2010年年初有消息称这处建筑将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而且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支持,不料到今天,文物认定尚未落实,一纸拆迁却惊现现场。

    梁林故居难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原因或者在于,一来这处建筑物几经改造,早已不是当年面目。梁思成的女儿也说:“我根本不觉得那是故居,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再者,现行《文物保护法》对名人及名人故居的认定标准存在缺陷,致使那些不能“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史迹、实物和代表性建筑物难以被纳入保护名单。梁林故居存废引发争议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梁思成、林徽因算不算法规意义上的“名人”都成了问题,而这处建筑也从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

    建议

    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这里住过,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中国建筑史”的摇篮。开发商如若能够把“太太客厅”保护起来,好好修缮一番,并向公众开放,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而如果更多的房产商都有这种意识,眼下这种大拆大建、蔑视人文的现象也将因此大为减少。

基本含义

  • 指家庭中太太独享的闲暇空间,也用来形容女性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详细解释

  • 太太客厅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原意是指贾母的寝室,后来演变为指太太们独自享受的空间。这个成语形容太太们过着舒适、优雅的生活,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使用场景

  • 太太客厅通常用于形容女性在家庭中享受到的优越待遇和舒适环境,也可以用来形容女性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此外,太太客厅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场所的环境舒适、优雅。

故事起源

  • 太太客厅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经典小说《红楼梦》中。在小说中,贾母的寝室被称为太太客厅,是她独自享受的空间,象征着她的地位和权力。后来,这个词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女性优雅生活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太太客厅是一个由名词和名词组成的成语,名词“太太”表示妻子或女性,名词“客厅”表示起居室或休闲空间。

例句

  • 1. 她的家装修得非常豪华,每个房间都像太太客厅一样精致。2. 她每天都在享受太太客厅里的闲暇时光,读书、弹琴、品茶,过着非常惬意的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优雅的太太坐在一个装饰精美的客厅中,享受着舒适的生活。这样的画面可以帮助你记住太太客厅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家庭、妇女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知识,可以进一步理解太太客厅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每天晚上都在太太客厅里看电视。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有一个像太太客厅一样温馨舒适的家。3. 高中生:她的家装修得像太太客厅一样豪华,每个房间都充满了艺术气息。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太太客厅不再只是女性的专属空间,男性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生活方式。

拆字解意

太太客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