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言
拼音èr yán
注音ㄦˋ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异言;不同看法。 汉 王襃 《僮约》:“奴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艺文类聚》卷二二引 三国 魏 曹操 《令》:“虽儿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2).两个字。《宋书·乐志一》:“ 魏氏 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唯《祈父》肇禋,以二言为句。”
(3).指虚假之言。《旧唐书·隐逸传·卫大经》:“ 卫大经 者,篤学善《易》,口无二言。”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简短,却能道出深远的含义。
详细解释
- 二言是一个表示言辞简短而富有深意的成语。它源自于《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即我们在与人交流时,不仅要谦虚地向他人学习,也要善于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使用场景
- 当我们想要表达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时候,可以使用“二言”这个成语。例如,在演讲或写作中,我们可以用“二言”来形容一个言辞简洁但意义丰富的观点。
故事起源
- 二言的故事起源于孔子的一次教育经历。当时,孔子与弟子们一起行走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位年长的人,孔子立即向他请教。这位年长者告诉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并告诉孔子如何选择学习的对象。孔子深受启发,将这段经历总结为“二言”,以强调言辞简短却能道出深远含义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二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他的演讲总是二言精辟,让人深受启发。2. 这幅画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二言的意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二言这个成语:1. 将“二言”这个成语拆解成两个字,分别记忆其意思。2. 将“二言”的基本含义与其故事起源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情节,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想要更深入学习“二言”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在《论语》中的其他重要观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阅读那些二言精辟的寓言故事。2. 初中生:老师的一席二言之辞让我深受启发。3. 高中生:这篇文章以简洁的二言揭示了人生的真谛。4. 大学生:在学术界,二言论断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