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监
拼音sì jiān
注音ㄙㄧˋ ㄐㄧㄢ
繁体
基本解释
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宋 司马光 《论谷宜归一札子》:“其旧日三司所管钱穀财用,事有散在五曹及诸寺监者,并乞收归户部。”
基本含义
- 指官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详细解释
- 寺监是由“寺”和“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寺,古代指官府;监,指监察、管理。寺监的基本含义是指官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使用场景
- 寺监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官员滥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正当利用职务地位谋取私利的人。
故事起源
-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了一个关于寺监的故事。晋代官员王羲之在任职时,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被人揭发后被罚。从此以后,人们用“寺监”来形容官员滥用职权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位官员明明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滥用职权,简直就是个寺监。2. 他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了不少私利,真是个典型的寺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寺监”与滥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官员行为相关的成语,如“贪官污吏”、“公器私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利用班长的职权欺负别人,简直就是个寺监。初中生:我们应该警惕那些滥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官员,不要让寺监的行为继续存在。高中生:在社会中,我们要反对任何寺监行为,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