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贫索在词典中的解释
pínsuǒ

贫索

拼音pín suǒ

注音ㄆㄧㄣˊ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贫穷。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胥 无所归,贫索无聊,悔悟而卒。”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贫乏、不详细。

详细解释

  • 贫索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贫指贫乏、不足,索指寻找、探求。贫索形容言辞贫乏、不详细,缺乏充实的内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章、演讲或对话中的言辞简单、不详细,无法满足对信息的需求。

故事起源

  • 贫索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一首诗中:“贫索之辞,聊以自娱。”意为“贫乏的言辞,只能自我娱乐”。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言辞贫乏、不详细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演讲太贫索了,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新的信息。2. 这篇文章内容太贫索,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贫乏的言辞像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索求的内容像是一根寻找的手指,将贫瘠的土地上的东西一一挖掘出来,但仍然不足够丰富。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相关的成语,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被老师批评为贫索,我要努力丰富文章内容。2. 初中生:他的报告内容贫索,没有给我们带来新的见解。3. 高中生:这篇论文贫索得让人失望,没有深入探讨问题。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讲座贫索无味,没有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拆字解意

贫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