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下学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xué

下学

拼音xià xué

注音ㄒㄧㄚˋ ㄒ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下学 xiàxué
    [let out] 学校一天或半天课业完毕,学生回家

近义词

  • 放学

详细解释

  • (1).谓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下达。”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下学人事,上知天命。” 宋 陈亮 《经书发题·论语》:“《论语》一书,无非下学之事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一:“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説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 清 黄宗羲 《复秦灯岩书》:“弟究心有年,颇觉其同处在下学,异处在上达。”
    (2).最差的学习。《文子·道德》:“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3).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1).放学。 宋 陆游 《东吴女儿曲》:“阿弟贪书下学迟,独拣诗章教鸚鵡。”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这早晚怎生不见孩儿下学来?” 李文元 《婚事》:“按往常,她每夜从民校下学回来,总照常如是要再读一阵,写一阵。”
    (2).入学;开始学习。 明 金铉 《易说》:“闲邪存诚,修辞立诚,下学入门,决当以此为的。”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修辞》:“后之君子,於下学之初,即谈性道,乃以文章为小技,而不必用力。”
    (3).谓至太学或府、县学宫视察。 明 权衡 《庚申外史·庚寅》:“先两日, 脱脱 丞相率省属下学勉励。至阶,祭酒 吕思诚 下阶迎。”《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小弟到衙门去謁见,老父母方才下学回来。”

基本含义

  • 指学业不好或辍学。

详细解释

  • 下学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学业成绩不好或辍学的情况。它通常用来描述学生在学校中表现不佳或没有完成学业。下学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或没有获得高等教育的情况。

使用场景

  • 下学可以用于讨论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描述一个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它可以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或社交场合中使用。

故事起源

  • 下学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在古代,教育是富人的特权,穷人的子女往往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因此,下学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穷人家孩子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词语。

成语结构

  • 下学由两个汉字组成,下和学。下表示低下、不好的意思,学表示学习、教育的意思。

例句

  • 1. 他的学习成绩太差了,老师常常说他是个下学的学生。2. 由于家庭贫困,他不得不下学去工作养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下学”与学习成绩不好或辍学的情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尝试将下学与“下降”或“下滑”等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学习成绩不好或辍学的情况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及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因为上课不认真,成绩一直下滑,老师说他是个下学的学生。2. 初中生:小红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下学去工作,无法继续接受正规的教育。3. 高中生:他的成绩一直不好,不得不考虑是否要下学去找工作。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下学”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