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年级效应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niánxiào

三年级效应

拼音sān nián jí xiào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三年级效应”,是指孩子入学后面临着重复教学,课堂上极易走神、不注意听讲,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升入小学三年级后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同一二年级时的优秀表现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小学化”的危害被称为“三年级效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学三年级效应”,顾名思义,就是说原本在小学一、二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知何故”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有说法是“超前教育”的恶果,一部分孩子因为学前接受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学习方法,到了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

    现象分析

    对此现象,教育界人士有两种说法:一曰“超前教育说”,认为是一部分学生接受超前教育,日久产生厌学,积累到了三年级终致暴露;二曰“教材编排不当说”,盖因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小学三年级教材相比一二年级,难度明显加大,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而对于这两种说法,又有教育界专家回应,一是认为超前教育未必导致学生成绩滑坡,二来则承认小学三年级教材经多次修改,难度增大,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以适应云云。

    各方看法

    家长

    三年级教材变难孩子不适应。黎女士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她认为“三年级效应”应该跟教材的编排有很大的关系。她儿子上一年级后,整个上学期学习的内容都是20以内的加减,然后是认识钟表等,进度非常慢。而据说到了三年级,难度和要求又会大幅度提高,肯定会让很多孩子适应不过来。

    老师

    三年级教材让家长难辅导。某小学任教的李老师认为现在的教材难度加大了许多。她说,从教十年,教材改了多次,越来越难。一二年级还好,知识点还算简单,绝大部分家长能辅导,而到了三年级,知识点是一个飞跃,有些家长自己也不懂怎么辅导了。

    专家

    新课程改革侧重点各不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教学系主任黄甫全教授认为,一二年级教材跟三年级教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分化。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学科上的知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无法进一步提高。

详细解释

  • 三年级效应源自教育领域,指学生在初学某个学科或技能时,能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但在继续学习深入的内容时,进展较慢,停滞不前。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学科上没有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警示学生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知识掌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故事起源

  • 三年级效应的故事起源于中国的教育实践。在初学某个学科时,学生通常能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但随着学科的深入,学习难度逐渐增加,学生可能遇到困难,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三年级效应

例句

  • 1. 他在英语学习上一直有三年级效应,无法提高。2. 小明在数学上遇到了三年级效应,需要更多的练习来提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学生学习经历相关联,如回忆自己在某个学科上的学习过程,特别是遇到困难时的感受,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初出茅庐”、“登堂入室”等,来拓展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进步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了三年级效应,需要更多的练习来提高。2. 初中生:我在学习英语时一直有三年级效应,无法达到更高的水平。3. 高中生:我发现在学习物理时出现了三年级效应,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来理解难点。

拆字解意

三年级效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