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八体在词典中的解释

八体

拼音bā tǐ

注音ㄅㄚ ㄊ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八种书体。 秦 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 唐 张怀瓘 《书断》。后以指书法。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穷六义於怀抱,究八体於毫端。”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四:“双声宛转连珠格,八体浓纤倒薤看。”
    (2).指八种文体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縟,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身体姿态、动作、举止等八个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详细解释

  • 八体是古代儒家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八个方面,分别是:端正、正直、稳重、庄重、恭敬、庄严、肃穆、庄敬。八体要求人们在日常行为中遵守这八个方面的规范,以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礼仪。

使用场景

  • 八体多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姿态和行为是否合乎礼仪规范。可以用来指责或赞美别人的仪态和举止。

故事起源

  • 八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八体作为其中之一,强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仪态和举止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八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八”和“体”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八体仪态,让人感到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2. 她的八体行为,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赞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八个方面的规范记忆为“端正、正直、稳重、庄重、恭敬、庄严、肃穆、庄敬”,并与八体的发音“bā tǐ”联想,形成记忆的关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规范,了解其他与八体相关的成语和礼仪规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注意八体,要举止文明礼貌。2. 初中生:参加校园活动时,我们要展现出八体的仪态,以树立良好的形象。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中,要注意自己的八体,以展现出成熟和自信的形象。4. 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八体的表现将成为雇主评价我们的重要标准之一。

拆字解意

八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