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报衙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o

报衙

拼音bào yá

注音ㄅㄠˋ 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旧时官吏升堂治事时,官衙鸣鼓以告众,谓“报衙”。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蹀躞騶先驾,笼铜鼓报衙。”《金史·宣宗纪上》:“今旦视朝,百官既拜之后,始闻 开封府 报衙声。” 元 方回 《早起》诗:“牕曙书灯暗,閒居免报衙。”
    (2).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围。 明 高启 《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蜜脾未满报衙频,蠹化初成傅粉新。”参见“ 蜂衙 ”。

基本含义

  • 报告官府,指向官府告发或举报他人。

详细解释

  • 报衙是由“报”和“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报”意为报告,告发;“衙”指官府,即官衙。报衙的含义是向官府报告或告发他人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当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使用场景

  • 报衙一般用于形容举报他人的行为,表达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不容忍和对社会公正的维护。可以用于法律、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讨论和描述。

故事起源

  • 报衙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府衙门是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地方。人们如果发现了他人的违法行为,就会前往官府衙门报告,以便官府能够及时处理。因此,报衙成为了举报他人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报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常用于独立的句子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或谓语。

例句

  • 1. 他看到邻居偷东西,立刻报衙。2. 这个社区鼓励居民积极报衙,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报衙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正直的官员,坚守法纪,如果发现有人犯罪,就会立即向官府报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法律、社会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告状”、“告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有人在考试作弊,我会立刻报衙。2. 初中生:我们学校鼓励同学们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报衙。3. 高中生: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责任举报腐败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会毫不犹豫地报衙。

拆字解意

报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