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纡身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ēn

纡身

拼音yū shēn

注音ㄧㄩ ㄕ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屈身相就。 汉 贾谊 《新书·耳痺》:“﹝ 伍子胥 ﹞於是紆身而适 闔閭 ,治味以求亲。”

基本含义

  • 纡身指身体或衣物的装束整齐、端正。

详细解释

  • 纡身源自《左传·宣公十三年》:“宣公纡身而出。”其中,“纡”是指整理、整齐,用在“身”上表示整理衣物。成语“纡身”形容人的仪态端庄、整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得体,衣着整洁,举止得体的场合。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书籍,其中记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成语“纡身”出自《左传·宣公十三年》,记载了公元前569年鲁国的宣公出行时整理衣物的情景。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纡”和“身”。

例句

  • 1. 他穿着整洁,纡身而出,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 她的仪态庄重,举止得体,纡身而行,宛如一位贵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纡”字与整齐、端庄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仪态、举止相关的成语,如“举止端庄”、“仪态万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衣服整洁得像一面镜子,纡身出现在班级里。2. 初中生:他穿着整齐的校服,纡身走进教室,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在这个重要场合,我们应该纡身仪态庄重,以展现我们的风采。4. 大学生:他的仪态优雅,纡身走进演讲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拆字解意

纡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