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氓
拼音wén méng
注音ㄨㄣˊ ㄇ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文虻 ”。文化流氓。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而 上海 文氓竟又借此施行谋害。”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而若干文虻(一本作‘氓’),趁势造谣,各处恫吓者亦半。”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 的农夫被一些大圣人、大豪杰、大诗贼、大文氓也欺骗了几千年。”
基本含义
- 指没有文化修养、品味低下的人。
详细解释
- 文氓一词由“文”和“氓”两个字组成。其中,“文”指的是文化,代表着知识、修养和素质;“氓”指的是低下的人、底层社会。因此,“文氓”指的是没有文化修养、品味低下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懂得欣赏、不重视文化素养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追求物质享受,对艺术、文学等没有兴趣的人。
故事起源
- 文氓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一则故事中。故事中,一个卖油郎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位美丽的花魁的芳心,但他却不懂得如何欣赏和赏识她的美丽,最终失去了她。这个故事通过卖油郎的形象,暗示了那些没有文化修养的人无法欣赏和理解真正的美。
成语结构
- 文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很有钱,但是品味太低俗,真是个文氓。2. 这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对艺术一窍不通,真是个典型的文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文氓”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文化修养、品味低下的人,穿着破旧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本破烂的书,形象憔悴,这样的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文氓。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文化修养相关的成语,例如“文韬武略”、“文质彬彬”等,可以帮助拓宽对文化素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爱读书,老师说他是个文氓。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品味低下的同学一起玩,他太文氓了。3. 高中生:她虽然成绩很好,但是她的品味太低俗,真是个文氓。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不能成为文氓。5. 成年人:那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对艺术一窍不通,真是个典型的文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