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畚斸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nzhú

畚斸

拼音běn zhú

注音ㄅㄣˇ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畚,盛土器。劚,大锄。泛指清道用具。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王师出征,以中贵人护诸将,州府吏迎迓馆穀畏不及,持畚斸於道路者相接。”

基本含义

  • 比喻言行粗鲁、无礼。

详细解释

  • 畚斸原为农耕工具,用来捧土或运输农作物。成语“畚斸”比喻人的言行举止粗鲁、无礼,不知礼数,缺乏教养和修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粗鲁、无礼的情况,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据传说,东周时期,楚国有位官员名叫薛状,他素来言辞粗鲁,行为无礼,缺乏教养。有一天,薛状在宴会上饮酒过量,失去了自控能力,不仅骂人,还动手打人。其他宾客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纷纷离开。从此以后,人们用“畚斸”来形容薛状这种粗鲁无礼的行为,成为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畚斸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行如畚斸,完全不懂得尊重他人。2.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避免畚斸的行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薛状”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薛状在宴会上粗鲁无礼的行为,将其与畚斸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畚斸是一个形容词词组,常用于文言文或较正式的场合。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很畚斸,老师常常批评他。2. 初中生:班上有个同学总是畚斸地对待别人,大家都不喜欢他。3. 高中生:我们应该避免畚斸的行为,要学会尊重他人。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要畚斸地对待他人。

拆字解意

畚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