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傲
拼音yǎn ào
注音ㄧㄢˇ 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偃仰啸傲。 唐 权德舆 《竹径偶然作》诗:“琴觴恣偃傲,兰蕙相氛氲。”
基本含义
- 形容态度高傲自大,不屑于低下姿态。
详细解释
- 偃:平卧,躺下;傲:骄傲自大。偃傲形容人态度高傲自大,不屑于低下姿态,表现出自信和自豪的态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特别是那些骄傲自大,不屑于低头认输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战胜秦朝后,自封为西楚霸王。有一天,项羽召集了他的大臣和将领们开会,会上他高声说道:“我乃天下之霸王,岂能低头偃傲?”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项羽的傲慢态度,后来也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偃傲为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偃傲地看着别人,从不与人交流。2. 她的偃傲态度引起了大家的不满。3. 这个人太偃傲了,从不愿意向别人学习。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偃傲”联想为一个人平躺着,高傲自大地看着别人。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偃傲”相关的成语,例如“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偃傲地把作业交给老师,好像他是最聪明的。2. 初中生:她在班级里表现得很偃傲,总是不屑于和其他同学交流。3. 高中生:他的偃傲态度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因为他从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