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食茱萸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zhū

食茱萸

拼音shí zhū yú

注音ㄕㄧˊ ㄓㄨ ㄧㄩ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果木名。又称欓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此即欓子也……欓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亦省称“ 食茱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 苏恭 谓茱萸之开口者为食茱萸。 孟詵 谓茱萸之闭口者为欓子。 马志 谓粒大、色黄黑者为食茱萸,粒紧小、色青緑者为吴茱萸。 陈藏器 谓吴、食二茱萸是一物…… 时珍 窃谓数説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致误耳。不知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

英文翻译

  • 1.ailanthus prickly ash;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基本含义

  • 指自作自受,自找苦吃。

详细解释

  • 食茱萸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食”、“茱”、“萸”三个字组成。其中,“食”表示吃,指人们口中的食物;“茱”是指茱萸树,它的果实有毒;“萸”是指茱萸树的果实。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吃了茱萸果实,自找苦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自作自受,自找苦吃的结果。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食茱萸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自作自受,自找苦吃的人。比如,一个人明知道某件事会带来麻烦或者不好的结果,却还是去做,那么我们可以说他是在食茱萸。

故事起源

  • 关于食茱萸的故事源自于《淮南子·人间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范宣的人,他在路上发现了一棵茱萸树,上面结满了诱人的红色果实。尽管他知道茱萸的果实有毒,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尝一尝。他吃下了一颗茱萸果实,果然中毒了。从此以后,范宣的身体一直不好,后来他去找医生治疗,医生告诉他,他之所以会中毒,是因为他自己吃了茱萸果实,自找苦吃。这个故事就是成语“食茱萸”的来源。

成语结构

  • 食茱萸是一个主谓宾的结构,其中,“食”是动词,表示吃;“茱萸”是宾语,表示茱萸果实。

例句

  • 1. 他明知道这件事会带来麻烦,却还是去做,真是食茱萸。2. 如果你不听劝告,非要去尝试这个危险的游戏,那就是在食茱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食茱萸这个成语:1. 关联:将茱萸的形象与自作自受的情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图像,帮助记忆。

2. 造句

  • 自己动手造几个句子,将食茱萸这个成语运用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成语的知识,包括成语的起源、演变和用法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明知道吃这个糖会牙疼,但还是吃了,真是食茱萸。2. 初中生:我朋友明明知道这个人不可靠,却还是相信他,真是食茱萸。3. 高中生:他明明知道这个决定会给他带来麻烦,但还是坚持去做,真是食茱萸。

拆字解意

食茱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