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苴茅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o

苴茅

拼音jū máo

注音ㄐㄨ ㄇ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燾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 陆德明 释文:“燾,覆也;苴,包裹也。”《后汉书·宦者传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李贤 注:“封诸侯各以其方色土,苴以白茅,而分铜虎符也。” 宋 陆游 《新黏竹隔作暖阁》诗:“已胜展鉢三椽下,莫羡苴茅万户封。” 清 王广心 《大梁行送林平子》:“ 大梁 昔当全盛日,裂土苴茅建宗室。”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头发稀疏、稀疏的草木或者杂草。

详细解释

  • 苴茅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头发稀疏、稀疏的草木或者杂草。苴茅的意思是指头发稀少或者稀疏,也可以用来形容植物生长不茂盛,或者草地上的杂草丛生。

使用场景

  • 苴茅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头发稀疏、稀疏的草木或者杂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头发稀少,也可以用来形容植物生长不茂盛,或者草地上的杂草丛生。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年纪大了头发稀疏,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植被不茂盛。

故事起源

  • 苴茅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这个成语的意思来源于草木生长的形态,形容头发稀少或者稀疏。在古代,人们把头发稀疏的人比喻为草木生长不茂盛的景象,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苴茅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年纪大了,头发都变得苴茅了。2. 这片土地上的植物长得苴茅不茂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头发稀疏、稀疏的草木或者杂草的景象,然后将其与苴茅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植物或者头发相关的成语,例如“杂草丛生”、“茂盛如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草地上长满了苴茅,看起来很凌乱。2. 小学生:我奶奶的头发已经苴茅了,她说是因为年纪大了。3. 初中生:这片土地上的植物长得苴茅不茂盛,可能是因为土壤贫瘠。4. 高中生:他的头发稀疏得像苴茅一样,看起来有些凌乱。

拆字解意

苴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