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卑躬屈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bēigōngjié

卑躬屈节

拼音bēi gōng qū jié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ēi gōng qū jié ㄅㄟ ㄍㄨㄙ ㄑㄩ ㄐㄧㄝ ˊ

    卑躬屈节(卑躬屈節) 

    ◎ 卑躬屈节 bēigōng-qūjié

    [bow and scrape;cringe] 形容没有骨气,讨好奉承。也称“卑躬屈膝”

    他那副卑躬屈节的样子,洋船上的人是早已看惯了的,都不以为奇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卑贱低下,屈服于权势之下,丧失尊严和自由。

详细解释

  • 卑躬屈节是描述一个人在面对权势或压迫时,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屈服、低头的行为。这种行为代表了对自尊、自由和尊严的放弃,是一种自我屈辱的表现。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权力或压迫面前怯懦,不敢争取自己权益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在某种情况下为了获得利益而屈服于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齐国大夫季孙遂因为不愿屈服于权臣士鞅,选择了离开齐国。他的妻子孟母则对他说:“卑躬屈节,以奉公室,人虽吾党,不得为先。”意思是说,虽然我们不属于权臣一派,但也不能屈服于他们,放弃自己的尊严。这个故事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卑躬屈节地向上司道歉。2. 她宁愿辞去高薪工作,也不愿卑躬屈节地忍受不公平对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分解为“卑躬”和“屈节”,卑躬指低头、屈服,屈节指放弃尊严。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低头、屈服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卑躬屈膝”、“屈尊就卑”等,了解更多与屈服、屈辱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愿意卑躬屈节地跟着别人做坏事。2. 初中生:她宁愿失败也不愿卑躬屈节地作弊。3. 高中生: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为了获得利益而卑躬屈节,丧失了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