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戎
拼音tiáo róng
注音ㄊㄧㄠˊ ㄖ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戎族的一支。分布在今 山西省 运城县 中条山 北的 鸣条岗 一带。《竹书纪年》卷下:“﹝ 周宣王 ﹞三十八年,王师及 晋穆侯 伐 条戎 、 奔戎 ,王师败逋。”《后汉书·西羌传》:“后五年,王伐 条戎 、 奔戎 ,王师败绩。”
基本含义
- 指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或气势威武雄壮,有勇猛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成语“条戎”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条”意为高大而挺拔,“戎”意为勇猛的样子。结合在一起,表示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或气势威武雄壮,有勇猛的样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形象雄壮,气势威武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英勇的将士、威武的军队、雄壮的山河等。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一则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范蠡的将领,在一个战争中,他率领的部队勇猛无畏,形象威武,给敌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后来,范蠡被俘,他的形象和勇猛的样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形成了成语“条戎”。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身材高大挺拔,英姿勃发,真是一副条戎的样子。2. 这支军队训练有素,战士们个个神情凛然,气势条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想象一个高大挺拔的人物,身姿笔直,气势威武,就像一个条戎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勇猛、雄壮相关的成语,如“雄飞雌伏”、“雄心勃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站在讲台上,身材挺拔,给人一种条戎的感觉。2. 初中生: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充满了条戎的气势。3. 高中生:这部电影中的主角是一位英勇的将军,他的形象非常条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