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衡听在词典中的解释
héngtīng

衡听

拼音héng tīng

注音ㄏㄥˊ ㄊ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兼听,不偏听。《荀子·致仕》:“衡听、显幽、重明、退姦、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 杨倞 注:“衡,平也。谓不偏听也。”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至公衡听,兼爱曲成。”

基本含义

  • 衡量听取。

详细解释

  • 衡听是指在做决策或评估时,要慎重地衡量各种意见、建议或证据,并全面地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和意见,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使用场景

  • 衡听常用于描述领导者、决策者、法官等在处理事务时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根据全面的信息做出公正的决策。也可以用于鼓励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不偏听一方之词。

故事起源

  • 衡听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五年》。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受到楚国的迫害,流亡到鲁国,并得到了鲁国的支持。后来,齐国的国君僖公去世,齐国内部发生了权力争夺。鲁国的公子重耳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前往齐国参与争夺王位的战斗。但是,鲁国的大臣孔子劝告公子重耳要慎重衡量各种因素,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避免冒进。公子重耳接受了孔子的建议,放慢了前进的步伐,最终成功夺取了齐国的王位。从此,衡听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和智慧。

成语结构

  • 衡听是由“衡”和“听”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衡”表示衡量、权衡,而“听”表示倾听、听取。

例句

  • 1. 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衡听各方的意见,做出公正的决策。2.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需要衡听各种声音,以获得全面的信息。3. 他在处理争议时总是能够衡听各方的意见,做出公正的判断。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衡听”与“衡量倾听”进行联想,表示在做决策时要全面衡量各种因素,并倾听各方的声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决策相关的成语,例如“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衡听父母的建议,做出正确的决策。2. 初中生:在班级的活动中,我们要衡听同学们的意见,共同做出决策。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要衡听自己的兴趣和家长的建议,做出明智的选择。4.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衡听各方的声音,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拆字解意

衡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