袱驼
拼音fú tuó
注音ㄈㄨˊ ㄊ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驼在马上的包裹。《水浒传》第二回:“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拴在马上。”
基本含义
- 指人背负过重的负担或压力。
详细解释
- 袱驼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人们背负重物的场景。袱指背上的包裹,驼指驼背。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人们背负过重的负担或压力的意思。
使用场景
- 袱驼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或负担,感到压力很大。可以用于描述工作上的困难、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中的负担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据说,袱驼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游记》第十七回。故事中,孙悟空把唐僧背在背上,一路上承担了很多危险和困难,形容了他背负着重任的情景。
成语结构
- 袱驼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袱”和“驼”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背负的负担”。
例句
- 1. 他一直袱驼着家庭的重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2. 这个项目的进展让我感到袱驼,压力很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背着沉重背包的人驮着驼背,形象地表示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或负担。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负担、压力相关的成语,如背水一战、担惊受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要背好多书包,感觉自己像个袱驼。2. 初中生:考试压力太大了,感觉自己袱驼得喘不过气来。3. 高中生:学习、社团活动、家庭压力,我感觉自己袱驼得快要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