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骨胶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

骨胶

拼音gǔ jiāo

注音ㄍㄨˇ ㄐㄧ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用动物的骨头熬成的胶状物质,可以做黏合剂。

英文翻译

  • 1.osseocolla; pastern; bone glue; lime glue

基本含义

  • 指人或动物的骨头,形容固执、顽固。

详细解释

  • 骨胶是由“骨头”和“胶”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或动物顽固不化,不肯改变自己的观点或态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肯妥协的人。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争论、辩论或决策过程中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故事起源

  • 成语“骨胶”最早出现在《汉书·匈奴传》中,用来形容匈奴人的固执和顽固。匈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以骑射为主要生活方式,勇猛而顽强。因此,人们用“骨胶”来形容匈奴人的顽固不化。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个骨胶的人,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他都不会改变主意。2. 这个公司的老板非常骨胶,从不听取员工的建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骨胶”想象成一个人或动物的骨头非常坚硬,无法改变形状的样子,用来形容那些固执、顽固的人。

延伸学习

  • 除了成语“骨胶”,还有一些相关的成语可以学习,如“骨瘦如柴”、“骨肉相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说我是个骨胶的孩子,因为我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老师说有时候我们应该灵活一点,不要像骨胶一样固执。3. 高中生:他是个骨胶的人,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拆字解意

骨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