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不侔在词典中的解释
móu

不侔

拼音bù móu

注音ㄅㄨˋ ㄇ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不相等;不等同。《后汉书·荀彧传》:“海内未喻其状,所受不侔其功。”《明史·谭纶传》:“敌聚攻,我分守,众寡强弱不侔,故言者亟请练兵。”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奉使能致其命,以是为类例,其与平时选举议员利害至不侔矣。”

基本含义

  • 不相上下,不分高低。

详细解释

  • 不侔是指两者不相上下,难以分辨谁高谁低。形容两者实力、能力、地位等相当,没有明显的差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两者实力、能力、地位相当,无法判断谁更强或更好。也可用于形容两者之间的竞争或比较。

故事起源

  • 不侔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六年》。当时,鲁国的公子纠与公子无忌在一次比试中力量相当,无法分出胜负。于是,左右两方的人们就用“不侔”来形容两者实力不分高低。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们两个的水平相当,可以说是不侔的。2. 这两个球队实力相当,比赛结果很可能是不侔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侔拆分成“不”和“侔”,并与“不相上下”进行联想。将两者相连,形成一个图像,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实力、能力、地位相当的成语,如“势均力敌”、“不相上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两个同学的成绩都很好,可以说是不侔的。初中生:这两个运动员实力相当,比赛结果很可能是不侔的。高中生:这两个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当,难以判断谁更优秀,可以说是不侔的。大学生:公司A和公司B的实力相当,竞争会是不侔的。

拆字解意

不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