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脩
拼音zì xiū
注音ㄗㄧˋ ㄒㄧㄨ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自修 ”。
基本含义
- 自己修养自己,自我修身。
详细解释
- 自脩是一个表示自我修养的成语。它强调个人应该通过自我努力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而不是依赖外部因素。这个成语传达了个人责任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自脩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自觉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它可以用于教育场景,鼓励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它也可以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的讨论中。
故事起源
- 自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君子自脩其身,而後脩人;故能脩人者,未必能脩己也。”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改善社会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自脩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自”和“脩”。其中,“自”表示自己,“脩”表示修养。
例句
- 1. 他一直在努力自脩,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2. 只有通过自脩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脩与自我提升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自己通过努力修养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脩相关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如儒家思想和修身养性的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自脩,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2. 初中生:我要通过自脩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争取更好的成绩。3. 高中生:自脩对于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很重要,我要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4. 大学生:不断自脩是我在大学期间的目标,我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