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牌
拼音xiū pái
注音ㄒㄧㄨ ㄆ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涂上漆的木牌。上书官府告示、禁令等。 宋 岳珂 《桯史·紫宸廊食》:“余待班南廊,日已升,见有老兵持二髹牌至,金书其上曰:‘輒入御厨,流三千里。’”
基本含义
- 髹牌指的是将木牌或竹牌涂上漆,使其光亮如新,比喻修饰或装饰外表,掩盖真相。
详细解释
- 髹牌的字面意思是“涂上漆”,这个成语比喻人们为了掩盖真相或修饰表面,采取措施来装饰外表,使其看起来更加美好。它强调的是表面的光鲜和虚假的一面,暗示事物的本质可能并不如外表所显示的那样美好。
使用场景
- 髹牌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处理问题、交际或行为中掩饰真相、伪装自己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东西,要学会看清事物的本质。
故事起源
- 古代中国有一位官员,他贪污受贿,但为了掩盖罪行,他将自己的木牌重新涂上漆,使其看起来焕然一新。然而,这个官员的行为被一位知情者看穿,最终他的罪行被揭发。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伪装和掩盖真相的思考,进而形成了成语“髹牌”。
成语结构
- 髹牌是一个动宾短语,由“髹”和“牌”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髹牌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2. 不要只看表面的光鲜,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髹牌所迷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髹牌”这个成语与“装饰”、“掩盖真相”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漆刷在木牌上涂漆,将其外表装饰得亮丽如新,但内在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髹牌”相关的成语,如“掩耳盗铃”、“画蛇添足”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髹牌掩盖了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她总是喜欢髹牌,让人看不清她真实的想法。3. 高中生:政府官员常常髹牌,以掩盖他们的不公平行为。4. 大学生:不要只看外表,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髹牌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