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了得在词典中的解释
liǎode

了得

拼音liǎo de

注音ㄌㄧㄠˇ ㄉㄜ

繁体

基本解释

  • ◎ 了得,了的 liǎode,liǎode
    (1) [terrible]∶用于句末,常跟在“还”字后面,表示情况严重
    如何了得
    (2) [able;capable]∶能干;有本事
    正思想大郎了得
    (3) [settle]∶了却,了结
    恐你此行未必了得事也!
    (4) [understand;know]∶懂得
    未曾了得
    了得些刀枪

反义词

  • 平常

英文翻译

  • 1.(用于句尾,常跟在“还”字后面,表示情况严重) terrible; horrible

详细解释

  • (1).领悟,理解。 唐 司空图 《偶书》诗之一:“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朱子语类》卷八:“大凡学者,无有径截一路,可以教他了得。”《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五戒 禪师﹞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长成出家,禪宗释教,如法了得,参禪访道。”
    (2).了不起,本领高强。 唐 李山甫 《游侠儿》诗:“ 荆軻 只为閒言语,不与 燕丹 了得人。”《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知寨 十分英勇了得。”《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我们﹞有着具有高度阶级觉悟的、和革命前辈一样英雄了得的新战士。”
    (3).办理好,办得了。《朱子全书·论语六》:“自家徒能临大节而不可夺,却不能了得他事。”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生命的价值--七毛钱》:“七毛钱了得什么急事!”
    (4).完成;了结。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某自謫居以来,可了得《易传》九卷,《论语》五卷。”《西游记》第四四回:“那些和尚,乃国王御赐,若放一二名,还要在师父处递了病状,然后补个死状,才了得哩。怎麼説都放了。”《说唐》第二九回:“我当初怀孕的时节,曾许 武当山 香愿,日远事忙,未曾了得。”
    (5).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严重,多跟在“还”字的后面。《红楼梦》第五十回:“这还了得!他(画图)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老残游记》第五回:“你这东西謡言惑众,还了得吗?”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小声点儿! 孙师傅 !教他们听见还了得!” 冰心 《斯人独憔悴》:“这样小小的年纪,便眼里没有父亲了,这还了得!”

基本含义

  • 形容某种程度或水平超过一般,非常出色或厉害。

详细解释

  • 成语“了得”表示某种程度或水平超过一般,非常出色或厉害。它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技艺、智慧等方面超出寻常,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的非凡之处。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技艺、智慧等方面超出寻常,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的非凡之处。

故事起源

  • 成语“了得”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被用来描述贾母对贾宝玉的赞赏。后来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了得”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了”表示达到了某种程度或状态,“得”表示超过了一般水平。

例句

  • 1. 他的演技真是了得,每次都能让观众深受感动。2. 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得了得,几乎没有做错过一道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超过了其他人,然后联想到这个成语“了得”。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超过常规程度有关的成语,如“超群绝伦”、“登峰造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好得了得,每次都能画出美丽的画作。2. 初中生:他的篮球水平好得了得,每次比赛都能进很多分。3. 高中生:他的英语水平好得了得,每次考试都能得满分。4. 大学生:她的演讲能力好得了得,每次都能引起观众的注意。5. 职场人士:他的管理能力好得了得,公司的业绩一直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