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平荡在词典中的解释
píngdàng

平荡

拼音píng dàng

注音ㄆㄧㄥˊ ㄉ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平荡 ”。
    亦作“ 平盪 ”。扫荡平定。《后汉书·梁统传》:“ 高帝 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唐 康骈 《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 唐 杜牧 《感怀》诗:“勃云走轰霆, 河南 一平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 朱玫 李昌符 ,然后平盪 朱温 。”

基本含义

  • 形容平稳、安定,没有波动或起伏。

详细解释

  • 平荡是由形容词“平”和动词“荡”组成的成语。其中,“平”表示平稳、平静,“荡”表示摇动、波动。合在一起,表示没有波动或起伏,形容事物平稳、安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平稳和安定。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平静、没有波澜。

故事起源

  •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致平荡之敬”,意为“向平稳的事物表示敬意”。这是成语“平荡”的最早出处。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地区的经济已经平荡发展。2. 她的心境平荡如水,不受外界的影响。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平地上荡秋千”,平地上没有起伏,荡秋千也是平稳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平稳、安定相关的成语,如“安居乐业”、“稳如泰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的课堂气氛很平荡,老师讲得很有条理。2. 初中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经济的平荡。3. 高中生:她的心情平荡如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保持镇定。

拆字解意

平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