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申诰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ēngào

申诰

拼音shēn gào

注音ㄕㄣ ㄍ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反复告诫。《书·太甲下》:“ 伊尹 申誥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 孔颖达 疏:“重告于王。”

基本含义

  • 指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请求。

详细解释

  • 申诰是由“申”和“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申指陈述、申述,诰指奏章、奏折。这个成语原指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请求。后来,申诰也泛指向上级陈述意见或提出请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向上级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请求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向领导或上级提出建议、请求支持等。

故事起源

  • 古代中国,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请求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申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晋国的臣子申包胥曾多次向君主申述自己的意见,为国家建言献策。因此,申包胥成为了申诰这个成语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向老板申诰加薪,希望得到更高的工资待遇。2. 学生们向校长申诰建设更好的图书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申”字表示向上级陈述自己的意见,而“诰”字表示奏章或奏折。可以想象自己在向上级提交一份申请或建议的过程,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申述、奏章相关的成语,如“申奏”、“诰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向老师申诰要求增加课间游戏时间。2. 初中生:学生会向校长申诰举办一场文化艺术节。3. 高中生:我向学校申诰希望增设更多的实验室设备。4. 大学生:学生们向学校领导申诰改善宿舍条件。5. 成年人:我向公司申诰希望能够调整工作时间以便照顾家庭。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申诰”。

拆字解意

申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