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体样在词典中的解释
yàng

体样

拼音tǐ yàng

注音ㄊㄧˇ 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态度;模样。
    (2).格式,式样。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究竟务头二字未经説明,不知何物,止于卷尾开列诸旧曲以为体样,言某曲中第几句是务头,其间阴阳不可混用,去上、上去等字不可混施。”

基本含义

  • 指外表形象或举止态度得体、端庄。

详细解释

  • 体样形容一个人的外表或举止得体、端庄,符合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举止得体,也可以用来形容衣着整洁、得体。

故事起源

  • 体样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形容人的外表整洁、仪态得体。后来成为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

  • 体样是由“体”和“样”两个字组成的,其中,“体”指人的外表形象,“样”指得体、符合规范的样子。

例句

  • 1. 他举止得体,体样端庄。2. 这位小姐衣着得体,体样大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体样”与“得体、端庄”相连,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的外表和仪态得体,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仪态、举止的重视,以及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保持体样,不要随便乱跑。2. 初中生:他是一个体样的好学生,不但成绩好,而且举止得体。3. 高中生:参加面试时,要注意仪态,展现出体样的形象。4. 大学生:出席重要场合时,要注意仪容仪表,保持体样的形象。

拆字解意

体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