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刮子
拼音ěr guā zǐ
注音ㄦˇ ㄍㄨㄚ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耳刮子,耳掴子 ěrguāzi,ěrguāzi
[a box on the ear] 耳光
又打了巡捕一个耳刮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英文翻译
1.(耳光) a box on the ear; a slap on the face
详细解释
亦作“ 耳括子 ”。耳光。《水浒传》第二一回:“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西游记》第五二回:“﹝ 行者 ﹞急纵身跳个满怀,劈脸打了一个耳括子,回头就跑。”《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潘金莲 ﹞被 西门庆 兜脸一箇耳刮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那一耳括子,也是 周瑜 打 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基本含义
- 指对人进行批评、教育或惩罚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耳刮子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对别人进行批评、教育或惩罚的行为,通常是指言语上的批评或责骂。这个成语的含义实际上是在形容一种打耳光的动作,因为打耳光往往是对别人进行惩罚或教育的一种方式,所以耳刮子成为了一种比喻。
使用场景
- 耳刮子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可以用来形容对别人进行批评或教育的行为。比如,当一个人犯了错误,另一个人可以说:“他应该被打一顿耳刮子,才能明白自己的错误。”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别人的批评或责骂,比如:“他老是对我指手画脚,我真想给他一记耳刮子。”
故事起源
- 关于耳刮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故事或传说,它是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经验形成的。在古代,打耳光是一种常见的惩罚方式,用来教育或惩罚犯错的人。耳刮子这个成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用来比喻对别人进行批评或教育。
成语结构
- 耳刮子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耳”和“刮子”。其中,“耳”指的是耳朵,而“刮子”指的是用来打耳光的工具。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例句
- 1. 他一直不听劝告,终于挨了一顿耳刮子。2. 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耳刮子式的批评。3. 我们应该用温和的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给他们耳刮子。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耳刮子”这个形象生动的词语与打耳光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手狠狠地打了另一个人的耳光,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于成语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批评、教育或惩罚相关的成语,比如“指桑骂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批评了我,我觉得好像被打了一顿耳刮子。2. 初中生:他不听劝告,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像是挨了一顿耳刮子。3. 高中生:在家里犯错,被父母责骂了一顿,感觉像是被打了一顿耳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