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罔已在词典中的解释
wǎng

罔已

拼音wǎng yǐ

注音ㄨㄤˇ 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不尽。 晋 左思 《蜀都赋》:“若乃卓犖奇譎,倜儻罔已。”

基本含义

  • 毫无疑问,毫无以为然。

详细解释

  • 罔已可以表示毫无疑问,表示没有人怀疑或反对的意见。也可以表示毫无以为然,表示对某事情不以为然,不认可或不同意。

使用场景

  • 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罔已。常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坚决,不容置疑。

故事起源

  • 罔已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篇文章中。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在逍遥游一文中描述了一个人在梦中化为了一只蝴蝶,但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蝴蝶。这个故事引申出了人们对于真实与虚幻、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疑问和思考,从而形成了成语罔已。

成语结构

  • 罔已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罔”表示没有,没有人,没有事情,没有疑问,没有反对,而“已”表示已经,已知,已经发生的事情。

例句

  • 1. 我对他的观点罔已。2. 这个事实罔已,没有人怀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罔已”联想为“忘已”,意思是忘记已经发生的事情,表示毫无疑问。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哲学思想,了解逍遥游的更多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数学的答案罔已,因为我已经练习过很多遍了。2. 初中生:他的观点罔已,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3. 高中生:这个理论的正确性罔已,已经有很多科学实验证明了。4. 大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我持保留态度,还不能罔已。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罔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