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逸罚在词典中的解释

逸罚

拼音yì fá

注音ㄧˋ ㄈ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罚而失当。《国语·周语上》:“国之臧,则惟女众;国之不臧,则惟余一人是有逸罚。” 韦昭 注:“逸,过也。罚,犹罪也。”《明史·邓玘传》:“以久戍觖望,恣其下淫掠。大学士 王应熊 以乡里庇之, 玘 益无所惮。其死也,人以为逸罚云。”《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时以 仁杰 未正典刑,谓 辽 主有逸罚云。”

基本含义

  • 指逃避惩罚或躲避惩罚。

详细解释

  • 逸罚是由“逸”和“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逸指逃避、躲避,罚指惩罚。逸罚指逃避、躲避惩罚的意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某人因为各种原因而逃避或躲避惩罚的情况。

使用场景

  • 逸罚主要用于形容某人成功逃避或躲避惩罚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某人逃避责任或逃避法律惩罚的行为。

故事起源

  • 逸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苏武传》中。故事讲述了西汉末年,苏武被匈奴俘虏并流放到北方,苏武拒绝效忠匈奴,坚持中华民族的尊严。在流放期间,苏武受尽了酷刑和苦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没有屈服。最终,苏武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逃脱匈奴的控制,返回中原。苏武的故事成为了逸罚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逸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逸罚了法律的制裁,但他的良心会一直受到谴责。2. 她逸罚了公司的惩罚,却失去了同事们的信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逸”字与“罚”字进行对比记忆,逸表示逃避,罚表示惩罚。可以想象一个人逃跑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汉书·苏武传》了解苏武的故事,进一步理解逸罚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逸罚了老师的惩罚,没有做完作业。2. 初中生:他逸罚了学校的处分,但他的行为仍然不被允许。3. 高中生:他逸罚了法律的惩罚,但他的犯罪行为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拆字解意

逸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