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题本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n

题本

拼音tí běn

注音ㄊㄧˊ ㄅ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 明 清 时的一种奏章。 明 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 清 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 满 汉 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 光绪 二十八年(公元1902),遂废题本,专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今本章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收本之处,在内则曰会极门,在外则为通政司。”《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恰巧那个当儿,正出了个内阁学士缺,祭酒的名次,题本里应得开列在前,他自己心里的红算计,下次御门这个缺八成儿可望。”参阅《明史·职官志二》。
    (2).谓上奏章。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四:“公书中云欲题本,可且缓之,更看消息如何。”《红楼梦》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经准了误杀,一过堂就要题本了,叫咱们预备赎罪的银子。”

基本含义

  • 指写在书籍上的题字或者题辞。

详细解释

  • 题本是由“题”和“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题”是指在书籍上写下的题字或者题辞,“本”是指书籍。题本原指在书籍上写下的题字或者题辞,表示对书籍的评价或者赞扬。后来,题本逐渐引申为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的评价或者批注。

使用场景

  • 题本一词常用于文学、艺术等领域,用来描述对作品的评价或者批注。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事物的评价或者批评。

故事起源

  • 关于题本的具体起源暂无明确记载。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了一段题本,表扬我的写作水平。2. 这本小说的题本非常精彩,对作者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题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本书的封面上写下了一段赞扬的话,表示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及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在作文本上写了一段题本,老师夸奖了我。初中生:这本小说的题本非常精彩,对作者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高中生:老师在我的论文上写了一段题本,指出了我的不足之处。大学生:这幅画的题本非常有深意,对画家的艺术表达给予了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