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髀骨在词典中的解释

髀骨

拼音bì gǔ

注音ㄅㄧˋ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胯骨。 宋 欧阳修 《岁暮书事》诗:“跨鞍惊髀骨,数带减腰围。”
    (2).指股骨。

英文翻译

  • 1.femur

基本含义

  • 指大腿后部的髀骨,比喻身体的根基或者基础。

详细解释

  • 成语“髀骨”源自于《庄子·养生主》中的一段话:“髀之与地,肩之与天。”意思是说,人的髀骨与地相连,肩膀与天相接,代表了人的身体根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比喻事物的根基或者基础。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根本、基础或者根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能力或者事物的基础条件。

故事起源

  • 髀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理论。在古代医学中,人体被认为是由五脏六腑和四肢骨骼构成的,而髀骨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被认为是身体的根基。因此,这个成语引申为比喻事物的根基或者基础。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髀骨”,没有修饰部分。

例句

  • 1. 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打牢髀骨。2. 学习是打好人生的髀骨,不能草率行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髀骨”与人体的骨骼联系起来,想象人体的骨骼是支撑身体的根基,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了解人体的骨骼结构以及其在身体中的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坚持练习乐器,这是成为音乐家的髀骨。2. 中学生:语文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打好语文基础是成为作家的髀骨。3. 大学生:专业知识是成为优秀工程师的髀骨,我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拆字解意

髀骨词语造句